【世界骨质疏松日】骨头脆、总疼痛?预防骨质疏松要记牢这几点!
本期专家: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 魏帼
骨质疏松症的持续发展,容易导致脆性骨折,会给患者本人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生理痛苦和经济负担。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,今年世界骨质疏松日的中国主题为“管体重、强骨骼”,旨在提倡科学管理体重、强健骨骼的理念,帮助大众预防骨质疏松症和脆性骨折。
健康体重很重要
很多人看到健康体重,首先想到的就是肥胖和超重者需要减重。但其实在骨质疏松症的体重管理方面,需要重视的其实是低体重人群。通常情况下BMI<18.5kg/m2是发生骨质疏松和脆性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。而这部分人群,保持健康体重的重点就是要合理增加体重。
当然,体内脂肪含量过高时也会导致骨量丢失,增加骨质疏松风险。尤其是腹部脂肪量的增加与骨密度密切相关,腰围越大,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。另外由于超重或肥胖人群,通常没有运动习惯,身体灵活度和平衡性相对较差,在骨质疏松的情况下,更容易跌倒,增加骨折的风险。
所以,保持合理的体重范围,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因素。通常我们建议BMI在18.5 -24 kg/m2之间是比较合理的,而对于老年人来说,可以适当将BMI值放宽到20-26.9 kg/m2。
强健骨骼要坚持
强健骨骼的方式有很多,但核心理念其实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。它包括了均衡的饮食、规律的运动、充足的光照、合理的营养补充等多方面。
其中均衡的饮食指的是高钙、低盐和适量蛋白质。
高钙:每天800mg—1000mg钙的供应,而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或老年人,每日钙的摄入量应在1000mg—1500mg。这时除了保证每天300g左右的奶类制品摄入之外,还可以适当增加含钙高的食物摄入,如鱼类、虾蟹、青菜等。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钙吸收,还可以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,如:沙丁鱼、鳜鱼、青鱼、鸡蛋等。对于食欲不好或者进食量不多的老年人来说,在医生的指导下,适当补充鱼肝油也是有帮助的。
低盐:每天钠盐的摄入量在5g以内。因为高盐饮食会导致尿中钠和钙的含量增加,加速钙流失。肾脏每排出2300mg钠时,就会排出20—30mg的钙,所以对于平常饮食中钠摄入较高的人群,需要格外注意钠的摄入量。
适量蛋白质:蛋白质的摄入增加,也会导致尿钙的增加。如果蛋白质摄入高于75g/天,而钙的摄入量低于600mg/天时,就会出现负钙平衡,不仅影响骨量的存贮,还会增加骨丢失和骨折的风险。但是蛋白质摄入过少,会导致营养不良,也不利于骨质形成。所以,保证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,才能强健骨骼。通常按照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中建议的每天120—200g的肉类食物、300—500g的奶制品以及25—35g的坚果类食物,就可以满足人体对于优质蛋白的需求。
健康的饮食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不懈地坚持,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、充足的光照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强健骨骼的方式。
管理好自己的体重,多方位强健我们的骨骼,预防骨质疏松症和脆性骨折,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。